首页

青云女王原创视频

时间:2025-05-25 17:42:09 作者: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在沪体验端午民俗 艾草清香与AI科技相遇 浏览量:75757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24日,第三届“一校三区”台联联谊暨海峡两岸青年学生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艾草清香与AI科技相遇,传统民俗碰撞数字创意。

嘉宾与海峡两岸学生代表共同完成了乙巳蛇年端阳两岸祈福纳吉仪式。(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香囊寄情、雄黄纳吉、兰汤祓禊,三礼既备,四方荣光……当日活动中,现场嘉宾与海峡两岸学生代表共同完成了乙巳蛇年端阳两岸祈福纳吉仪式,以亲身体验同续千年雅范,祈愿健康平安。两岸青年学生还共同表演了汉服花式空竹《龙腾盛世》。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指导,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携手上海市普陀区台联、长宁区台联、黄浦区台联共同举办,以“两岸端午艾相连 AI共展新画卷”为主题,旨在通过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搭建两岸青年心灵沟通的桥梁,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共绘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图景。上海市台办副主任庄潜、上海市台联党组书记李海泳等出席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向海峡两岸嘉宾及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文化基因,端午习俗中沉淀了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是两岸青年共同的精神根脉。华东师大持续通过创新性文化活动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活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化文化共识、凝聚血脉亲情,这正是两岸青年共同的文化基因的生动表达。

  活动创新性融入科技元素,《AI中国节·端午》视频展示了科技如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记者看到,现场嘉宾代表和两岸青年学生代表共同上台,从“端午关键词”中随机抽取词语,由AI现场生成活动主题海报。海报中有乘风破浪的龙舟、艾草和粽子包裹着的乡愁、醇香的雄黄酒、五彩绳化作数据流构筑起横跨海峡的桥梁……这些历经千年的端午符号,通过AI的“笔触”,生成一幅“两岸共展”的文化新画卷,勾勒出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

《京魂扇韵》舞蹈融合京剧元素与传统扇舞的表演,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表演环节,黄浦区台联选送的《京魂扇韵》舞蹈融合京剧元素与传统扇舞的表演,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长宁区台联选送的男女声二重唱《归》承载着思念与团圆,唱出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普陀区台联选送的舞蹈《如愿》表达了对父辈奋斗的致敬,以及对家国团圆、山河无恙的深切祈愿。这些节目通过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点亮了海峡两岸青年共同的文化记忆,增强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结和中华文化认同。

两岸青年学生在旱地龙舟赛车活动中体验民俗。(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游园会将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推向高潮。旱地龙舟赛车、粽叶运乒乓、艾草锤制作、艾草香囊制作等多种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让两岸青年学生和台胞台属在动手制作及友谊赛中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沈阳:货车起火冲进消防队 消防员5分钟灭火

随行的大熊猫摄影师高氏贵博是“香香”的“铁杆粉丝”。自2017年“香香”与公众见面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到上野动物园拍摄大熊猫,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实时更新。对他而言,大熊猫如同家人,也是他与中国精彩故事的“起点”。高氏贵博表示,尽管“香香”已经回到了中国,但它与日本民众的情谊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自己也期待能再来中国记录它的成长。

5995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存款再现“失踪”谜局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已进入落地应用前的加速期。定位于引领产业协同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当前,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是集合全球产学研精英资源,共创共研突破技术难关。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作品初评公示

兰念瑛所在的村子叫新月畲族村,地处江西东部、武夷山西麓,是资溪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过去,受困于高山阻隔和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村里只有一条路通往县城。山间小路蜿蜒曲折,经济发展迟滞不前,当地人这样说:“棚里佬,棚里佬,红薯当年糕,辣椒作油炒,火盆是棉袄。”

好友+1+1+1……这届进博会 新朋友们有何收获?

南宁市市长侯刚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南宁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不断扩大“南宁渠道”影响力。目前,南宁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中柬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